一、学科简介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于2000年获得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获得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12年设立了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同年被评为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2013年设置“工业企业管理”二级学科博士点,为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重点学科。经过多年建设,该学科已形成博士、硕士、本科多层次教育体系,有教授12人、副教授26人,博士生导师12人、硕士生导师30人,博士学位比例达到84%。该学科建设有广东省人文社科重点基地“工业企业管理研究中心”、广东省大数据研究院等省级科研平台,以及生产运作、商务智能、决策科学等多个学科实验室。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多项、省部级课题80多项。目前,该一级学科博士点已形成了五个主要学科研究方向:系统分析与决策优化、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数据科学与信息管理、金融工程与风险管理、工业企业管理。
该学科将立足于中国经济高质量和广东省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发展趋势,以《中国制造2025》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等国家发展战略为指引,融合广东省先进制造、智能装备等重大产业发展战略,重点突破企业生产系统优化、商务智能决策、金融服务与创新等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推动“互联网+工业”发展,提升广东省制造业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按照“技术、管理、政策”三位一体的发展与建设的思路,力争将该学科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高水平学科。
二、培养目标
(一)该一级学科博士点旨在培养具有较高思想政治觉悟,能够掌握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努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广东省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的高层次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
(二)本学科毕业的博士生应掌握坚实的学科基础理论知识,具有求真求实的精神和探索求证、开拓创新的能力;能够系统、全面、专业地认识事物,采用科学、客观、合理的方法论证自己的观点;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具备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解决社会经济管理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毕业生能够胜任高等学校、科研机构、智库以及企业和事业单位相关学科的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与管理工作。
三、主要研究方向
(一)系统分析与决策优化
本研究方向从系统科学思维角度出发,采用数学、运筹学、统计学与计算机科学等方法、技术与工具,解决社会经济管理领域的复杂系统建模与优化决策问题,重点分析系统的组织结构、集成方法、协同与作用机制、系统演化规律、优化方法与控制策略,从而探索提高系统优化效率与科学决策水平的理论、方法与技术。
(二)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本研究方向针对生产/服务过程中的运作管理问题,运用数学、统计学、计算机、行为科学等领域的理论知识,分析供应、生产、销售和物流服务等环节优化的方法与途径,研究解决生产/服务系统优化设计、组织运行与协调控制等问题。
(三)数据科学与信息管理
本研究方向学习计算机科学、统计学、管理学及计量经济学等多学科知识,掌握数据科学理论与信息分析管理技术,能综合应用数据建模、大数据分析与挖掘、模拟计算等方法,解决社会经济生活中战略决策、运营优化及其他经济管理问题。
(四)金融工程与风险管理
本研究方向以金融服务创新为核心,综合运用数学与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等领域的理论知识,结合现代金融工程理论与方法,创造性地解决金融服务优化方面的科学问题,重点研究金融产品创新和衍生产品设计、资产定价、交易策略设计、金融风险管理与金融监管政策等内容。
(五)工业企业管理
本研究方向运用行为科学、认知科学、统计学、博弈论等领域的理论知识,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解决工业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重大管理实践问题,重点研究工业企业的战略决策、人力资源管理、营销管理和创新创业管理等领域的基础性科学问题,探索具有中国情境和本土化特征的工业企业管理理论。
四、学制与培养方式
(一)学制
本专业博士研究生的学制为3年,硕博连读博士研究生学制为5年,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8年。
(二)培养方式
1、 博士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博士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在入学后两周内制定出培养计划,第四学期参加中期检查,并完成社会实践环节。
2、博士生应在导师指导下选学有关课程,查阅文献资料,参加学术交流,确定具体课题,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并应取得创造性成果。
3、博士生的培养以科学研究为主。重点强化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
五、学分要求
总学分不少于14学分,其中公共学位课5学分,为必修学分;专业学位课至少选修4学分;专业方向选修课,至少选修2学分。
六、必修环节及要求
博士研究生课程必修环节包括开题报告、中期检查、学术活动、发表论文和论文答辩。
(一)开题报告
博士生入学后须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确定研究方向,通过查阅文献、收集资料和调查研究等工作,确定具体研究课题。博士生必须在阅读100篇左右参考文献的基础上(其中外文不少于2/3),选择本学科领域前沿或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的课题,一般应在第三学期(12月底前)进行开题报告,距离申请学位论文答辩的时间一般应在1个学年以上。
开题报告会由管理学院组织,邀请本学科或相关学科博士生导师、教授等5或7位的专家学者参加,举行公开论证答辩会,专家学者对课题研究提出意见和建议,并做出评价,开题报告通过后,博士生方能开展学位论文工作。
论文选题一旦确定并通过后,不得轻易改变,如有特殊原因需作重大改变,应重新办理开题报告相关手续。开题报告如未通过,应在三个月内再次申请进行。两次开题报告均未通过者,不得进入下一培养环境。
(二)中期检查
学位论文中期检查一般在入学后第四学期进行。博士生在进行自我总结基础上,填写《研究生中期检查表》,阐述已完成的研究工作和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制定后续研究与成果发表计划。由指导教师对其进行综合评定,评语应包括对该生已有工作的评价,特别是培养计划完成情况,该生的表现以及对后续工作的估计。
由管理学院组织中期论文检查小组,博士研究生专家组由学院组织3或5名本学科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组成,组长由具备博士生导师资格的成员担任(该博士生导师不能任组长)。根据博士生中期检查报告和指导教师鉴定,对博士生学位论文的阶段性工作进行评价。对于中期检查工作不合格者,必须根据小组提出修改意见整改,并在学院公布检查结果的三个月后、一年内向所在学院申请重新检查,重新检查仅限一次。
(三)学术活动
博士生在学期间,必须参加不少于15次校内外公开举办的学术活动、社会与企业调查,其中博士生需自己公开学术报告3次,每次参加学术活动后应填写《广东工业大学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与实践活动考核登记表》,并撰写参加学术活动的总结报告,导师签字认定,然后将学术报告记录册和总结报告提交给班主任评定成绩,经学院研究生办公室审核后交研究生院备案。
(四)发表论文
博士生在研期间,应在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上,以广东工业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以第一作者或第二作者(第一作者应为其指导教师)公开发表2篇与学位论文内容有关的学术论文且至少有一篇为第一作者。发表论文的层次要求和论文水平要求参见《广东工业大学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和《广东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申请学位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试行稿)》。
七、学位论文工作
(一)预答辩。学位论文初稿完成后,由博士生本人提出申请,经指导教师同意后,由导师聘请5位本学科和相关学科专家组成预答辩小组,对论文进行认真审定,并做出可否最后定稿、提交答辩的决定。学位论文预答辩一般安排在学位论文正式答辩之前的3个月内进行。
(二)盲审。博士研究生必须在导师指导下完成符合要求的博士学位论文。学位论文盲审按照《广东工业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双盲”评审工作暂行办法》(广工大规字〔2016〕8号)的规定执行。
(三)答辩。答辩委员会由管理学院组织,必须由5至7位具有教授或相当职称以上的专家学者组成,主席应是博士生导师,成员的半数以上应当是本学科或相关学科的博士生导师,成员中必须包括至少两位是校外专家。
学位论文工作其他要求按照《广东工业大学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广工大规字〔2022〕5 号)执行。
八、课程设置
公共学位课
1、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2、高级英语
专业学位课
专业方向选修课
1、管理研究方法
2、高级计量经济学
1、管理理论前沿
2、最优化理论与方法
3、高级运筹学I
4、行为科学理论与方法
5、金融时间序列分析I
6、高级微观经济学I
7、大数据分析
8、系统建模与仿真
9、多元统计分析I
必修环节
1、开题报告
2、中期检查
3、学术活动